摘要:我姑且稱這種慶字底部書作“攵”的嘉慶通寶為“攵慶版”。有趣的是,這兩枚“攵慶版”,同為寶泉局所鑄,竟有兩種版別。 這兩枚錢幣實物,見證了早年曾鑄行過“攵慶版”通用錢。
清代錢幣中的嘉慶通寶,馬定祥先生在批注《歷代古錢圖說》時說到,嘉慶通用錢慶字底部攵均少一橫,唯見一小平祖錢書作攵。這說明,他尚未見過書作“攵”的母錢、樣錢和通用錢。
從丁福保先生的《古錢大辭典》到以后出版的各種錢譜上,也都沒有收錄這種慶字底部書作“攵”的版式錢。我姑且稱這種慶字底部書作“攵”的嘉慶通寶為“攵慶版”。其實,“攵慶版”的嘉慶通寶,除馬定祥先生所見小平祖錢外,還有通用錢存世,在我舊藏中即有一枚。此錢徑2.5厘米、穿0.6厘米、厚0.1厘米、重4.5克(圖上)。它不似母錢,可能是樣錢或初鑄大樣。多年來,我在各地錢幣市場留心尋覓,又獲得一枚,此錢徑2.4厘米、穿0.5厘米、厚0.1厘米,重4.2克(圖下)。它應是通用錢。有趣的是,這兩枚“攵慶版”,同為寶泉局所鑄,竟有兩種版別。圖上是雙點通,寶字下部的繁體貝,下面一橫不連右面一豎,開了口。兩點一長一短。圖下則是單點通,下面一橫連著右面一豎,不開口。兩點一樣大小。它們背穿上各有一星點。
這兩枚錢幣實物,見證了早年曾鑄行過“攵慶版”通用錢。但據(jù)嘉慶七年修纂的《戶部錢法則例》記載,寶泉局及直隸、山西、陜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廣東、云南、貴州、江南等省局,每年鑄錢六百零七萬四千零二十八串,伊犁局為一千五百串,寶源局和四川、浙江兩省還不知確數(shù),如全部鑄足,數(shù)量超過北宋元豐版。鑄錢這么多,為何“攵慶版”這樣少?
究其原因,我想恐是鑄錢工藝問題。因自明代中葉以后,錢文書體都以工匠為主,寶泉局最初鑄行“嘉慶通寶”錢,一定是使用慶字的規(guī)范寫法,即慶字底部寫作“攵”。但規(guī)范的寫法字形瘦長,像窈窕淑女的細腰,少了陽剛之氣,更重要的是,慶字長了,其他三字也不能短,否則很不協(xié)調,若四個字都那樣苗條,既增加布局的難度,又無法達到審美的要求。于是,聰明的工匠想到了“偷工減筆”借鑒前人鑄錢時在錢文上省筆的做法,將慶字底部的“攵”,減去了一橫,并無大礙,倒使慶字變得體態(tài)豐腴,更好看一些。
因此,“攵慶版”被淘汰不用。中央戶部如此,各省自然仿效。這版式鑄行時間短,數(shù)量少。即使有部分流傳下來,也因只有細小筆畫的變化,或是在流通中文字磨損而不為人們注意,所以難得一見。
嘉慶通寶直徑為2.2厘米到2.6厘米不等,每枚錢幣的重量在2到4克之間。嘉慶通寶背面可的文字是滿文,代表著的是鑄造這些錢幣的錢局。雖然嘉慶通寶存世量大,發(fā)行時間長。
清朝距今較近,很多物品并未被歲月銷毀,不復存在。且嘉慶通寶的制作材料是銅,不同于清朝晚期用銀制造錢幣,這也是其價格較低的原因之一。
對于古錢幣收藏,大家第一反應一定要關心起價格和發(fā)展前景,因此嘉慶通寶值多少錢,也是備受關注的。而嘉慶通寶銅錢正是這一時期鑄造的錢幣?! 《赜堰€是比較關心嘉慶通寶值多少錢一枚的問題。嘉慶通寶,寶源局,真品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喊價在100左右。
嘉慶通寶上的字為楷書,字跡規(guī)整、美觀大方,而且錢幣厚重,可見其經濟發(fā)展迅速,人們生活比較穩(wěn)定。并且嘉慶通寶中的某些母錢現(xiàn)存量極少,尤顯珍貴,所以其價值就得到提高。有些特大型厚肉版的嘉慶通寶比較稀有,其鑄工雖不精,但是其母錢存世量僅存二三品。
我們暫且不談這種說法是否具備真實性,嘉慶通寶作為五帝錢中的一種,自然引起了不少黑心商販的關注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應當及時聯(lián)絡相關部門,逮捕不法商販,抵制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,促進收藏界的交易一片和諧。
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重點介紹的是雕母版本嘉慶通寶,相對于其他版本而言,它有著非常明顯不一樣的地方。
嘉靖通寶小平價格 嘉靖通寶小平錢價格及圖片
除小平外,折二、折三、折五皆紀重,折十紀值紀重,主鑄材質銅,因鑄量皆少,至后世遺存不豐,遂成珍貴之藏。所以嘉靖通寶小平的價格是多少主要還是看品相以及版式的。所以說”嘉靖通寶“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,值得收藏投資!
嘉慶通寶泉局母錢值多少錢 收藏價值如何
嘉慶通寶當時鑄的局也是比較多的,不同局的嘉慶通寶具有不同的特點以及市場價格。下面我們重點來了解嘉慶通寶泉局母錢值多少錢?,F(xiàn)在市場中有不少嘉慶通寶大樣贗品、仿品,在收藏之時,首先要學會鑒定其真假,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收藏投資不會打水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