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太平軍的貨幣除初期名稱為通寶外,其余均稱圣寶。當(dāng)時,南京等地民間廣泛使用的貨幣仍是明清兩代的舊錢。小錢有“太平天國”背圣寶、“天國圣寶”背太平、“太平圣寶”背天國等10種不同版式。
天國圣寶:天平天國早期鑄幣,太平軍于癸好三年(1853年)攻克南京(改稱天京)之后,即開始鑄造自己的貨幣。太平軍的貨幣除初期名稱為通寶外,其余均稱圣寶。圣字取意于耶穌為救世主的宗教綱領(lǐng),故太平軍的圣庫、圣糧、圣兵等等多用“圣”字,錢幣亦如此。
太平天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農(nóng)民政權(quán),時間雖短,但也鑄行過通用貨幣。剛定都南京以后,由于天朝政權(quán)建立不久,各種革新綱領(lǐng)還未及時全部確立,包括貨幣制度。當(dāng)時,南京等地民間廣泛使用的貨幣仍是明清兩代的舊錢。到太平天國三年(公元1853年),開始鑄“天國通寶”大錢。當(dāng)時主管錢局的官員認為,用“天國通寶”錢文鑄幣,即是太平天國通用之寶的意思。
剛鑄行不久,天朝便作出規(guī)定,凡鑄太平天國的錢幣一律使用“圣寶”字樣,因此很快停鑄和回收了“天國通寶”錢,改鑄正面仍“天國”背面為“圣寶”的大錢,以一當(dāng)十。小錢有“太平天國”背圣寶、“天國圣寶”背太平、“太平圣寶”背天國等10種不同版式。由于鑄期短暫,鑄錢不多,只在江南一帶使用,故傳世品很少,“天國圣寶”大錢更少,“天國通寶”大錢更是鳳毛麟角,存世量至今僅發(fā)現(xiàn)十二三枚,除了兩枚早年流失海外,其余均在國內(nèi)。